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16的文章

[香港] 登八仙嶺看八仙

圖片
春風亭 -> 八仙嶺 -> 黃嶺 -> 屏風山 -> 鶴藪圍   風景:**** 難度:**** 時間:連休息約6 小時 路程:約11km 交通:大埔墟鐵路站小巴(20C) / 巴士(75K) 又是一個天陰陰的週末,行山小隊再次蠢蠢欲動,原本想行西貢,但有團員臨時放飛機,我地只好將計就計改行想行好耐的大埔八仙嶺,再到粉嶺搵飛機友食飯。 1996年的八仙嶺山火、老師人性光輝一面、仲有就係近年講返起某君疑似掉煙頭引致火災的話題。記得小學二年班,有日返學早會,老師含淚(真係含淚,絕無誇張成分) 帶領全體師生默哀幾分鐘,印象非常深刻。行山遠足為己為人,千其唔好吸煙。 話說今次我地先在八仙嶺漁護署的遊客中心泊低車開始,個度有一個冇劃位的停車場,大約可停5架車,唔建議揸車,因為行完唔會返起點,如果唔係有朋友車我返去拎車,我都會選擇坐車入。 坐車可以於大埔墟鐵路站選擇20C小巴或75K巴士,到大尾篤下車,沿汀角路走到遊客中心開始。 沿著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走,途經紀念老師八仙嶺山捨身救人的春風亭。 沿著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走 紀念老師八仙嶺山捨身救人的春風亭 一開始一段路都平坦易行,路旁有翠綠的青苔,空氣清新,令人心曠神怡。當日天陰大霧,遇到有如騰雲駕霧的仙境感覺。 一開始一段路都平坦易行,路旁有翠綠的青苔,空氣分外清新,令人心曠神怡。 終於到達登上第一個峰的梯級,開始行梯級前遇見一對中年夫婦,恩愛非常,熱情替我們拍照留念。 登第一個峰的梯級 曾經聽過朋友講,行山遠足聽到的早晨、Good Day係特別真摯,由心而發,有別於一般在辦公室聽到的客套話。 幾經辛苦終於登上第一峰 - 仙姑峰。佩服前人改名的智慧,八個山峰,賦予一個 “八仙嶺”的名字、充滿意境、仙氣,成座山當堂upgrade左! 於湘子峰飽覽吐露港全景,可惜天公不造美。 仙姑峰、湘子峰、采和峰、曹舅峰、拐李峰、果老峰、鍾離峰、純陽峰,八上八落,絕對是體能的挑戰! 騰雲駕霧的仙境感覺! 八上八落,絕對是體能的挑戰! 總覺得呢個路牌講的距離唔係好岩 以為行完八仙就可以輕輕鬆鬆鄧梓峰? 原來後方還有新界東北部最高的黃嶺(639米) 以及氣勢磅礴的屏風山等你挑戰!因此...

[香港] 獅子山上體現行山精神

圖片
慈雲山慈雲閣 -> 觀音寺 -> 獅子亭 -> 獅子山尾 -> 獅子山頭 -> 天馬苑 風景:*** 難度:*** 時間:連休息約2.5 小時 路程:約7km 交通:往慈雲山方向的小巴(37M) / 巴士(2F、 3C 、15A) 成長於九龍東,但從來冇上過獅子山。 澳洲working holiday其中一樣最開心的事,就係我愛上了行山 (之後會補返澳洲的遠足分享,講起又諗返起Tasmania 的藍天白雲 :-D )。 返來香港轉眼就兩年,一得閒都會同朋友一起到訪港九新界唔同的行山徑。唔行唔知,原來香港的行山遠足徑真係世界級,市區近近地行兩步就有得行;想要靚景坐車入西貢行又得,山山水水絕不失禮,難怪連《Lonely Planet》都對香港郊野風景推崇備至。 之前在澳洲曾經遇過一位泰國朋友,佢同我講佢話計劃去香港行山,我當時打個突,宜家諗返先知原來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。 今次已經係第二次登獅子山頂,上次由獅頭上,獅尾落,今次就相反。 由慈雲山慈雲閣開始上梯級,去到觀音寺回頭一看 師主回頭是岸啊! 行完長樓梯已經一身汗,上到獅子亭有補級,仲有最重要的洗手間,洗個靚面,準備上獅子山! 由麥理浩徑第五段開始行,有冇見過麥理浩?我見過,我真係見過呀!多得佢我地先有咁多行山徑,真係要多謝佢。 行多40分鐘左右已到達獅子山山頭,當天大霧,風景麻麻,唔係好睇得清;獅頭仲要好多飛蚊,短留片刻,就由獅尾落山。 獅子山山頂,唔知幾時開始已經成為一個熱點 山頂遠眺九龍 沙田一帶景色 今次行獅子山,沿途都有好多人,老老嫩嫩、仲有唔少旅客,去旅行加插行山環節的確可以為旅程增添趣味。 細個從未諗過郊野公園都會有消失變為高樓大廈的一日,襯仲有得行,真係要行多D,身體力行話俾政府聽唔好亂搞我地愛惜的郊野公園。 作者:山P遊 熱愛旅行、行山、snapshot、鍾意吹水但會抹咀。畢業後為五斗米折腰其間從未放棄到外國流浪的夢想,工作兩年後在到澳洲Working Holiday一年, 走訪多個主要城市,最後去埋紐西蘭南北島,倦鳥知返。轉眼回港已近兩年,生活回復淡淡似是流水,突然驚覺時光飛逝,實有紀錄一下遊山玩水的經過的需要,好讓他日能好好懷緬...